top of page
搜尋
  • 教無類

被埋沒的天才兒童


讀者們好久沒見,今次的題材是《被埋沒的天才兒童》,

其實在起筆之前我也考慮了好幾個星期應否寫出來,讓家長們閱讀、理解,藉着這篇文章能找到一些共鳴、知音人,而另一邊廂卻擔心這篇文章會進入怨婦mode,最後還是寫吧,因為實在太看不過眼!


我們出生到死這個過程,實實在在被數字限制住:時間、金錢而每天都是減數,卻不知道那一位人兄嫌人生不夠多數字相繼很多人把數字和人生去緊緊連繫著,為何IQ數愈高智商愈高便等於天才?最後顯變成孩子「琴棋書畫、中英地理、數理、物理樣樣精」才是一名天才,為何總是要把一個一個學科塞爆孩子的腦袋讓他們消化到才配得上是天才?資優生?這是需要為一眾孩子去平反的。


全球的教育制度普遍都是以分數、數字,去評核一個人的成敗,我也不敢說這是一個最完善的教育制度,但同樣地以分數、數字去評核人的西式教育為何總是有優勢呢?而華人社會的教育不斷去模仿西方教育反而不斷倒退,為何呢?原因是:是誰執行教育,華人比較傳統著重面子所謂老師身份是被賦予的,他們看重地位認為教小朋友定必因為能力比自己低才需要受教,其實並不是的教育是人類的必須品 - 大家是互相學習,但現實已顯變成:我係老師,我講嘢你要聽!,假若孩子不服從老師便很自然地把該位孩子標籤為:不合作學生,自此孩子做任何事老師都看不順眼,慢慢地孩子的獨特天資被磨滅掉,好一個天才兒童因為人為判斷錯誤而被埋沒。


筆者有一次看過網媒 《試當真》的一個節目,節目是以DSE考生為主題,有一部分是訪問游學修先生,游學修提及當初我想報讀浸會大學的電影系,可惜被拒之門外,原因是因為評核機制顯示他的化學科目不合格導致學分不足進入電影系,你說多麼好笑?游學修先生並無因為進入不到電影系而消失在銀幕上,而是繼續在銀幕上發光發亮,筆者我很佩服他。


在節目中有一名受訪者提出一個問題,學校逐漸成為一個評核人的地方、而漸漸不再是提供教育的地方,DSE考試機制都很好笑,原因是一名學生考試為何要被一位素未謀面的老師去改他的試卷去評核他的人生?


說回上題是為何西方教育會比華人社會模仿的西方教育更優勝,因為師生之間彼此尊重、容許學童犯錯而不標籤學生、接受學童意見,放下老師身份去引導學生更願意捨己為孩去幫助孩子發展,讓他們在未來發光發亮,最簡單的說法就是用最純粹的愛去做教育、不忘有教無類的初心,因為熱誠、愛,小朋友是感受到的!小朋友不需那麼多套路他們只有開心/不開心、喜歡/不喜歡,很純粹的,就是和天才一樣。

25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