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亦是近期開學後和大部分家長談論中的問題 - 功課。
功課這個東西實在是破壞親子關係元兇,當然小朋友聽到沒有功課當然開心,
但是否沒有實際的存在價值呢?其實並不是沒有存在價值,只是功課這個儀式可以美觀一點,而不是一件 小朋友聽到會避之則吉、家長睇到會叫救命的一件事。 我們明白功課是讓學校或老師最快知道小朋友在學科中吸收幾多、學到幾多的主要渠道,課堂有學生的回饋其實是必須的,但似乎作為教育工作者的老師忘記了一點,功課並不是考核工具而是主要是用來接收學生在課堂的回饋,所以教育者有責任花心思設計功課去吸引小朋友去做、願意回饋,一份功課可以是老師和學生的溝通工具、同樣地都是老師自我檢討的工具,因為在功課的答案中會充份體現到老師教學生教得好、還是不好,學生何解會吸收不到?應如何幫助學生更易吸收,而不是盲目跟隨學校政策幫學校達到目標,而忽略小朋友的感受,我們從事教育工作的並不是討好校長、校監、學校排名,最最最重要的是我們為孩子、為下一代去服務。 可能大家看到這裡會認為小編在聲討老師,實際上並不是,就只是為小朋友、眾多的家庭謀幸福吧,說回主題的字句《破壞親子關係元兇 - 功課》,為何要把功課帶回家?功課為何要小朋友獨自應對呢?不可能把功課變成每日的工作坊嗎?可以讓多位同學仔一起完成老師給小朋友的功課嗎?何解功課系統在十年、廿年間無進化過? 做教育的將心比己,老師都不會希望自己下班後拿著一袋二袋的功課改功課吧?學生又怎會願意拿功課回家在家中完成功課呢?
家是小朋友的避風港,用作休息建立家庭關係的地方,何解跟進功課的責任會變成家長而不是老師自己?一整年學年慢慢教,急什麼?從事教育的要明白到教育是很花時間、很花工序的行業,因為若然要快不用心去做,就只有促成未來的快餐文化,而嚴重缺少有內涵的人,煮食要時間、釀酒要時間、教育都要時間,每人都想得到靚酒、結識到有內涵的人,但誰知道這些人和酒用了多少時間去教育好、釀製好?急什麼?
Comments